2020信用贷款增速(2020年信贷投放量)

2022-12-09 21:43:38 首页 > 贷款知识

用数据说话:个人经营贷大爆发

根据六大行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

邮储的个人小额贷款达9153.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了1691.02亿元,同比增长22.66%。工行:同比增长了34.7%!等

从增速看,每家银行的个人经营贷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但是:2021年,公布个人经营贷不良率的五家国有大行中,所有银行的个人经营贷不良率,都比2020年有了明显的下降

数据来源于:消金界

小编预计:经营贷今年更上一个台阶,房产抵押已成趋势,再加上利率优势,人们更喜欢拿这种低利率的!但是经营贷毕竟在流入楼市、股市等方面限制很深!并且大部分低利率都需要执照!有放松也有限制!希望大家都能赚到钱,也就不需要欠银行了[流泪]

今天笔者来发布一条关于当下经济情况和分析!欢迎点评!

就当下而言,疫情还是相当严峻,

怎么来判断当下当下经济严峻呢?

有以下几点足以证明!

1、自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经济就陷入了低迷,看似增速还可以,但实际还是国家不断的投入基建等,不停都在拉动,保持增长。

2、当前国际形式很不稳定,俄乌战争,还有以北约国家为首的一系列国家对我国的围追堵截所导致。

3、再来看看国家都一系列政策,房地产放开限购,降低首付款,银行降低利率,各种团购,一人买房全家还贷等。同时新型城镇化来临,农村不让随便建房了,鼓励放开三胎等……

4、从2020年疫情以来倒闭都公司,数不胜数,各种商超等。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

日子越来越难了。

整体来看不管是国际形式,疫情,当下经济整体表现,一系列都是不容乐观的!

一些小建议,未来三年以内不建议重资产投资,买房等!轻资产运行可以!再坚持两三年属于我们的春天就到来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要上 头条# #贵阳# #我要上微头条# #头条星闻官# #头条# #疫情# #经济#

【快讯!央行发布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全文】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7.3%和 31.8%。2021年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0%和10.3%,宏观杠杆率为272.5%,比上年末下降7.7个百分点。全年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比 2020年下降 0.1 个百分点,比2019年下降 0.69 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21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 价为6.3757 元,较上年末升值 2.3%。快讯!央行发布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全文

【信贷再续力】2022年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2.47万亿元,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2.1%。

新增社融显著改善

9月社融显著改善,超出市场预期。2022年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53万亿,较去年同期高6274亿元,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8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10.6%。剔除政府债部分后的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至9.35%。从分项数据看,新增社融的支撑因素是人民币信贷和表外融资,债券融资和外币贷款则构成一定拖累。

一是,人民币信贷表现偏强,同比多增7964亿,创历史同期新高,表内宽信用特征鲜明。

二是,表外融资规模多增,是社融的重要支撑因素。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表外票据规模均高于去年同期。

1)信托贷款同比少减1906亿元,相比2018年-2020年同期均值少减715亿元。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金融监管实施力度存在阶段性的边际松动。据上海证券报9月16日报道,监管部门近日召集部分信托公司召开了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与会人士透露,未来融资类信托业务有望继续保留一定比例,而不是彻底退出。

2)委托贷款同比多增120亿元,相比2018年-2020年同期均值更多增2097亿元。委托贷款改善的核心原因在于:国开行、农发行和进出口行的第二批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截至9月28日投放完毕,其中以股东借款方式投放的部分资金被计入委托贷款统计口径。

3)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20亿元,较2018年-2020年同期均值少增41亿元,基本持平于季节性特征。

三是,债券融资表现偏弱、外币贷款继续缩量对新增社融构成拖累。

1)政府债净融资5525亿元,同比少增2541亿元,主因政府债发行节奏错位。预计四季度的政府债融资总量为1.6万亿,仍较去年同期低1万亿,对年内新增社融的拖累还将持续。

2)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少增261亿元,较2018年-2020年同期均值少增378亿元。一是,9月Wind口径城投债净融资同比减少超过1500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监管持续。二是,受监管支持增信发债影响,房地产行业净融资边际改善,同比少减169亿元。继8月龙湖成功发行首单中债全额担保增信支持的中期票据之后,美的置业、新城、碧桂园、旭辉等多家民企在9月成功发行了中债增全额担保的中期票据。

3)外币贷款同比多减694亿元,或受到8月以来出口增速下滑及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冲击。

https://m.toutiao.com/is/M2t9rYp/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中东部差距逐年减小#】#县域数字信贷服务广度4年增长8倍#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报告2021》。报告显示:县域数字贷款和数字授信发展最为显著,2020年数字信贷服务广度得分较2017年增加8倍以上;数字信贷已成为继数字支付在县域和农村持续普及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力的重点领域;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赶超趋势,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正明显缩小。此外,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介绍称,与网商银行合作数字普惠金融的县区,其数字贷款的增速明显高于平均值,“未来我们希望,农村的每一部手机,都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

一直以来,有人认为亚马逊不过是一个像京东一样的电商公司,但真的是如此吗?

看亚马逊的营收增速,我们就能够看出来。

2017到2018年,亚马逊营收增速47%

2019到2020年,亚马逊营收增速37%

可以看出,亚马逊的营收增速是非常快的,每年的增速能达到1/3左右, 这样的增速,在最近几年,完全不太可能是单纯的从电商上获得,因为最近几年,大家懂得都懂,都没啥钱了,怎么在网上买东西呢?

那么亚马逊的这么高的增速,是哪里来的呢?

1、云计算。

现在全世界的云计算,就属亚马逊的市场占比最大,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云计算平台,通过这个云计算的业务,亚马逊每个季度等能够转到上百亿美元的营收,而且利润相当丰厚。

2、广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在亚马逊已经是美国市场上排名第三的广告公司了,仅仅次于谷歌和脸书,而且亚马逊在全球许多国家都有用户,这个收入未来可能更高。

三年疫情和封控给百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造成了巨大伤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速不及4%。今年头10个进一步下滑至0.6%,远低于疫情前8%左右的正常增长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跌入谷底。是时候全力以赴促进经济重回正常运行轨道了。再次呼吁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发放消费券和对受疫情和封控冲击的行业,企业和员工。大众收入和消费恢复是市场需求恢复,企业和经济回归正常运行轨道的关键。

#央行:房地产融资等逐步回归常态#央行官员做出这个判断应该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基本吻合。

为何这么说?从披露的数据可看出,,2021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734亿元,同比多增2020亿元,较三季度多增1578亿元。这表明中央政府确保房地产稳定以及支持房地产并购等政策目标已基本实现,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恒大等个别房地产企业资金困难的局面已基本得到扭转,尤其是风险得到了有效化解。显然,在各方面努力下,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

相信,2022年房地产的经营状况将会得到进一步好转,房地产业也将步入健康可持续轨道,尤其在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会更加理性,市场竞争秩序也将进一步规范。

银行2021年业绩快报近期密集披露。

截至1月18日,在已发布的14家银行中,有12家利润增速超20%!拨备覆盖率、不良率等关键指标均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中证银行指数2018年~2020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5%、6.53%、0.67%,受疫情影响明显。但2021年前三季度板块归母净利润已恢复至14592亿元,创历史新高,接近疫情前2019年度15866亿元的全年值,增速达13.57%!

从银行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来看,跟其靓丽的业绩并不匹配。截至1月18日,中证银行指数最新市净率仅为0.64倍,低于2020年最悲观情境下0.7倍左右的市净率水平,分位点触及指数上市以来(2013.7.15)历史低位(2.36%);银行板块当前股息率约4.7,为近3年的高位。

综合来看,银行板块(低估值+业绩增长超预期+政策放松预期),性价比较高,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近期的银行股表现较好主要是稳增长、地产风险缓释以及市场风格高低切换等多因素共振所致。比较看好银行上半年的估值修复行情,目前指数在箱体中震荡,风险相对较低,可以作为收益预期不高的稳健投资者的产品配置。基金场外可看银行ETF联接指数基金。

再说说银行的问题。

和其他国家一对比就会清楚,国内银行的负债规模太高,净利润太高。

2020年银行业机构负债为293.11万亿元,几乎相当于GDP的3倍。而且增速还在提高,2018年、2019年、2020年,银行业机构的总负债同比增长5.9%、7.7%、10.2%。

2020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4万亿元。同等规模下,国内银行净利润比美国高出好几倍。

这很明显了,国内银行是通过债务扩张实现净利润增长。

银行的主要债务是存款,如果是真实的存款增长推高利润,本来无可厚非。

但实际上,虚增存款、以贷转存等问题一直很普遍。

比如某企业贷款1亿元,需要先贷一笔钱,然后把这笔钱存入银行做抵押。然后才可以贷款1亿元自行使用的。这个过程就是让这家企业交出比1亿元贷款利息更高的贷款利息给银行。这是国内银行的一大“特色”。

国内银行独有的借贷方式,后果就是让贷款大量流向周期性行业中的大企业。

如果一个经济周期接近尾声,那银行的调整幅度将远超发达国家的银行。

2021我国印钞情况

前几天大家就对任泽平关于生娃加2万亿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微博也给禁言了,不是不让任老师说话,而是不让大众说话,不过关于印钞有答案了

2021年加水31万亿,比2020少3万亿,比2019多6万亿,目前社会总规模314万亿,同比10%,其中信托贷款和RMB贷款占比最多分别为31%和11%。

从货币的供应上,社会融资余额基本成正比例增加,但是从2019年后,增加幅度相对多一些,而增速的话由于基数大同比就少了。

#疫情三年# 三年疫情和封控给百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造成了巨大伤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速不及4%。今年头10个进一步下滑至0.6%,远低于疫情前8%左右的正常增长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跌入谷底。是时候全力以赴促进经济重回正常运行轨道了。再次呼吁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发放消费券和对受疫情和封控冲击的行业,企业和员工。大众收入和消费恢复是市场需求恢复,企业和经济回归正常运行轨道的关键。

赵伟:社融增速见底了吗?

来源:赵伟宏观探索

作者:赵伟 杨飞 马洁莹 (赵伟为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2020年底,率先提出2021年是国内信用“收缩”之年,经济下行趋势明确、结构“K”型分化。

2021年初,精准提示节后权益市场调整风险,明确看多年内债券市场等;海外,强调疫后全球大通胀,美国复苏、新兴滞涨的“K型”分化下,美元指数相对强势等。

过去数年,运用严密的逻辑推演、扎实的论据支撑,构建起“结构主义”框架的思维范式、适应于转型期的投研逻辑;屡屡领先提示机会或风险,并获市场证实。

本期报告:社融增速见底了吗?

报告要点

实体融资需求走弱进一步强化信用“收缩”,“宽”信用需要的时间可能比较长

实体融资需求走弱的影响加速显现,进一步强化信用“收缩”。8月社融增速大幅回落,除政府债券外,也明显受到贷款和非标融资拖累;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同比少增1501亿元,扣除票据融资冲量后降幅更大、接近6000亿元,主因中长贷拖累。企业中长贷连续2个月同比下降、8月降幅较上月扩大一倍,指向实体需求进一步走弱;地产调控下,居民中长贷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

图片1-2

经验显示,信用环境从持续收缩到重回扩张,多伴随稳增长加码、地产政策放松等。传统逆周期调控下,财政加码、地产从调控转向放松等,带动基建和地产融资明显增多,进而终结信用收缩。不同以往,本轮地方债务监管加强等,约束地方政府广义杠杆行为;而跨周期调节下,政策托底结构性发力特征明显。地产调控政策的定力,明显强于以往,三条红线、贷款集中度考核等影响尚在持续显现(详情参见《宽信用?言之尚早》)。

图片3-4

地产等传统引擎受限下,信用环境转向扩张,需要的时间可能比市场的预期要长。不同于传统周期,当局坚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运用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等工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同时,财政也在蓄力,专项债发行有所加快、但项目对外部融资的拉动有限。在实体需求偏弱、传统引擎受限下,靠地方债放量和基数支持的社融企稳,到真正“宽”信用尚有距离。

居民存款增加了13万亿,疫情三年,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2020年以后,这几年钱越来越难挣,很多个体经营者都支撑不下去。放眼国内乃至全世界,经济形势似乎也都已经进入了下行期。

可你知道吗?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央行公布了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居民存款总额增加13.21万亿,远远高出前几年的水平,进入疫情后的这3年,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了吗?

一、居民存款出现明显增加

大家也都知道,央行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公布国内金融数据,这几年又新增了一项人民币存款数据。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存款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币存款总额增加了22.77万亿。

这22.77万亿,可以拆分成居民存款、财政存款、非金融业企业存款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这4大板块。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3.21万亿元,高于前四年的平均水平。

在大家的预想里,自从进入疫情时代以后,居民的赚钱难度上升,存款能力应该同步下降才对。可如今的事实证明,居民的存款能力反倒出现了明显上升。

有些人可能会说,怎么这两年老百姓越来越有钱了?其实不是越来越有钱,而是大家这两年有钱却不愿意花,在经济遇冷的这段时间,很多居民都开始选择稳健性的投资理财方案。

这时可能又有人出现疑问,国家不是鼓励民众消费,甚至一直在发消费券吗?怎么老百姓就是不愿意消费,反而纷纷把钱存到银行里面去呢?换句话说,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居民存款额为什么又一次出现暴涨?

二、为什么热衷于存钱了

居民越来越倾向于把钱存起来,无非是因为不敢随便乱花钱。看一看我国的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就知道了,今年的数据表现还不如2020年,居民的消费额正在逐渐变少。

就拿前两天刚刚结束的双11消费节来举例,还记得前些年双11有多热闹吗?每次双11刚刚结束,淘宝、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肯定会大张旗鼓地宣扬今年的消费数据。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的双11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最终都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交易额。淘宝表示交易额稳中向好,京东表示创造新高,但你觉得这可能吗?

房地产、教培、互联网等多个行业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当下正处于经济转型阵痛期。居民收入受限、就业率屡创新低、消费需求萎靡,大家有钱也不敢乱花,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存在银行。

不过大家要知道,把钱存在银行并不是一个稳妥的方案。自今年以来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多次宣布降准降息,这就导致从今年4月开始,我国M2增速就已经破双,如今已经达到12%的新高。

M2增速出现明显上涨,意味着国内的货币环境十分宽松,可消费萎靡的实体经济却支撑不住这样的货币环境。这就导致,钱的供给端很积极、消费端却非常疲软,货币价值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缩水。

三、当下形势居民如何应对

当下我国央企大放水,虽然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上涨,但也带来了相应的通胀难题。许多物资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再加上反复无常的疫情,商品价格变得愈发不稳定。

在理想情况下,全体居民加大消费力度可以解决相应的问题,但作用到个人身上却并不适用。当全球经济下行、国内存在多项不可控因素时,保持一定的现金流才是上策。

除此之外,当前这个情况也不推荐投资房地产,除非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否则尽量还是把钱攥在自己的手里。不要随便乱花钱,保持自己手中持有的现金充足。

有些人可能会说,居民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大家在这个时候可以把钱拿出去消费。但你要知道,身为一名普通人,个人行为完全无法左右国家的经济导向。

当经济回暖时,消费市场会自发修正到原来的轨道,即使在理想情况下居民消费增长可以缓解当下的经济难题,但这也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

结语

在疫情的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选择把钱存到银行,最终导致银行的居民存款连年增长。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相信大家会主动把钱拿出来用于消费,你觉得距离那个时候还有多远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防疫是个巨大的财政消耗,既有损国力,也对很多人的生活和收入造成了影响。对零售行业的冲击特别大。

根据相关学者的分析,今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在3%,是30年来除2020年外的最低。也是40年来首次我国经济增长低于亚洲平均增速。

很多行业急需要财政疏困,没钱了,进货都没有成本啦,工人的工资拖欠几个月开不出来了。

很多人的房贷,车贷还不上了。孩子的奶粉钱也着急了。

没钱了,生活水平也直线下降,现在肉价还这么高,吃肉也吃不起了。

抗疫已经三年了,这么大的财政投入,严重影响了国际民生,难以持续下去。已经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十字路口了。

而且我们具备了改变防疫策略的条件。

奥秘克隆的毒性已经大大降低,根据广州的疫情数据,16万人重症比例四万分之一。

我国接种疫苗的人口超过了90%。

有部分人不能接种疫苗,比如有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三岁的儿童,那么麻烦家里的亲人给与一些特别照顾吧!

这波疫情,我国因为疫情过世的老人,都是高龄老人,平均年龄86岁。目前还没有见过儿童感染重症的新闻。

接种了疫苗可以延缓向重症发展。有一些人特别担心,但是担心也需要一些前提的条件。注射疫苗没有,自己的年龄在哪一个阶段?

没有完美的政策,把医疗资源集中在救治重症上去吧!超过99%的人感染了奥秘克戎,可以自愈或治愈。

大家都要生活,国家也需要财政收入。尽快回复到提振经济的道路上去,在合理防疫的同时,绝大多数的人生活回归到正常轨道,日子总得过下去。

1.货币投放超预期: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17.04万亿元,同比增10.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11.37万亿元,同比增11.1%,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和0.8%。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央行)

2.优化防控二十条: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人员流动、医疗服务、疫苗接种、服务保障企业和校园等疫情防控、滞留人员疏解等方面采取更为精准的举措。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纠正“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中新网)

3.美国通胀低预期:10月CPI环比上涨0.4%,预期为0.6%,前值为0.4%。美国10月CPI同比上涨7.7%,预期为7.9%,前值为8.2%。美国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6.3%,预期为6.5%,前值为6.6%。市场调低12月加息幅度预期。(华见闻)

4.福布斯中国富豪:农夫山泉钟睒睒今年仍为榜首,为623亿美元;字节跳动张一鸣位居榜单第二位,为495亿美元,较去年下跌99亿美元;宁德时代曾毓群位居第三位,为289亿美元,较去年的508亿美元下降了43%。(msn)

5.全民健康信息化:卫健委三部门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每经闻)

6.工业品需求疲软: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3%,环比上涨0.3%。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5%。(统计局)

7.出口欧洲车大增: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的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可能高达80万辆,其中大部分是纯电动汽车。普华永道预计,在潜在的80万辆汽车中,约有33万辆来自特斯拉、宝马和雷诺等跨国汽车企业。(财联社)

8.芯片出口单价提:前十个月芯片出口8511.5亿元,同比提升8.1%。单价为3.695元人民币/个,为进口芯片的73.2%。在2017年达到了50%左右,在2019年实现了55%的突破,在2020年已接近70%,在2021年达到了72.7%。(搜狐)

9.住房租赁新基金:国内首个住房租赁基金在北京正式设立,将通过盘活市场存量房产,向个人租户提供长租房服务。这个住房租赁基金由建设银行负责运作,募集资金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房租价格将低于周边平均租价10%左右。(央视)

10.元宇宙新研究院:深圳元宇宙研究院计划在建设期内针对元宇宙核心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将面向全球元宇宙产业的前沿理论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解决元宇宙、数字孪生、建模与交互、呈现与显示、传输与安全等关键问题。(财联社)

11.三星减越南产能:继续多元化全球生产基地。越南厂智能手机生产比例将从今年的50%降至明年的40%。去年,越南厂占三星智能手机总产量的60%。越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全球消费市场放缓被认为是此举背后的主要原因。(韩联社)

12.华为推智慧港口:全联接大会2022会议上。华为公路水运口岸智慧化军团首次公开亮相,并举办“ICT新技术使能智慧港口,释放行业数字生产力”分论坛,期间发布智慧港口和智慧口岸解决方案,助力港口和口岸数字化转型。(上证报)

13.互联网巨头裁员:Meta表示,将裁员13%,裁减超过11000名员工。这是今年最大的科技公司裁员之一,也是Meta公司18年历史上的首次。自2022年初以来,Meta股价已下跌35%。此前推特、微软等科技公司都开展了裁员。(华见闻)

14.险资投资收益高:统计显示,这十年,保险资金规模快速增长至24.71万亿元,累计增长2.94倍,年均增速达15.6%;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保持稳定,2021年达1.05万亿元,年均财务收益率达5.28%,每年均实现正收益。(综合)

15.注册制千家公司: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从科创板“试验田”起步,到创业板、北交所,存量与增量改革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蹄疾步稳。一大批“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企业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东财)

2020 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 135 EFlops,全球占比约为 31%,保持 55%的高位增长,高于全球增速约 16 个百分点。

当下经济最大的风险就是增速过低!

路口大爷

当下经济最大风险是什么?明年增速目标定多少?听听专家们怎么说的 #我在抖音说财经 #经济 #涨知识 #干货

03:39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